查看原文
其他

16亿银行贷款倒逼金龙铜管入海?江浙企业何以斩获豫最大民企

2015-11-16 周健 投实


投实君按: 11月17日,如果一切顺利,持续时间近8个月的海亮股份重组金龙铜管一事,将尘埃落定。55岁的冯海良与68岁的李长杰,也将正式握起双手。

尽管还没有看到正式的公告,但比较受到认可的说法是,金龙100%股权给了海亮股份,但海亮在上市公司中对等性地换给李长杰团队25%股份,外加二三十亿资金

从此金龙入海不复还,将偏居一隅的“新乡无氧铜厂”拉扯为世界最大的“金龙铜管”,李长杰英雄也有歇鞍时。

行业排名第一的金龙铜管被老二海亮股份收购重组,看似偶然,实则必然。二者不同的发展理念、生存环境、融资手段、管控模式、机遇选择等,最终造成了现在的结果。

金龙和海亮都源于体制内,企业发展的第一大笔钱,都是来自银行。比如说,李长杰在“新乡无氧铜厂”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磨破嘴皮子从建行拿到了600万元临时贷款。

在先后摘掉红帽子之后,二者走上了完全不同,但又充满地域特色的发展之路。

李长杰专注于铜管,专注于技术和市场,并做到了全球最大的精密铜管生产商。

而冯海良则“尽可能将旗下产业资产证券化,利用资本平台促使企业更好地发展”。

2008年,金龙铜管直接引进渣打投资、雷曼兄弟和高盛三大巨头改善股权结构,并在2012年发布招股说明书,希图在国内主板上市。但上市并不顺利,由于债务过高、毛利率较低等原因,最后企业不得不放弃这一计划。没有新的融资渠道,金龙就不得不陷入“不停倒贷”的怪圈。


到2014年底,金龙铜管的销售收入达到350.66亿元。但据资深财经记者周健调查,逼迫金龙接受重组的“最后一根稻草”,竟然是金龙集团旗下新能源项目占用金龙铜管的一笔总额为16亿元的银行贷款。

反观2008年1月,海亮股份登陆中小板,截至今年10月共募集资金近21亿元;其后数年,海亮的控股或入主的四川金顶股份、海亮国际等上市公司,又先后成为其“提款机”。2015年7月,海亮教育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首次融资2000万美元。去年年底,海亮集团又宣布进军现代农业,欲以六年为时间轴线,以260亿元投资为产业基石,打造一个“全自营产业链”的农业版图。

企业的命运,取决于企业家的战略选择,但企业家的战略选择,又在很大程度上源于他的地域文化。

海亮股份所在的诸暨市,截至今年6月底,国内A股上市公司达到13家,同时在新三板挂牌4家,数量位列全国第三位。

金龙铜管所在的新乡市,只有新乡化纤、华兰生物两家A股上市公司和其他12家新三板挂牌企业。在整个新乡市,这几年不断有一些企业因涉入融资“担保圈”的泥淖而无法自拔。

正因如此,当我们看到裹挟雄厚资本实力的江浙企业杀气腾腾地奔入内地,如收购金龙铜管这般,对一些我们辛辛苦苦培育壮大的优势产业实行“斩首行动”,就更是具有一种“历史深处的忧虑”。关注投实在微信对话框回复“金龙”收看《上市未捷 金龙铜管将被最大竞争对手并购 李长杰英雄泪满襟》


金龙最终能否“入海”,作为旁观者,我们只能等海亮股份的公告最后确证。但投实君认为,关于“金龙”命运的探究和思索,却远远不能止于海亮的公告。


下文是投实君好友、《企业观察家》杂志总编辑专为投实专稿,作为河南最资深的财经媒体人,周健先生跟踪采访金龙铜管和河南各行各业的大企业多年,经历在河南独一无二。他的感悟,对于企业、对于当政者,都有非常独特的价值。

重要提示:本文系周健独家提供投实发布,未经许可谢绝任何形式的转载引用(包括部分引用),侵权必究。




金龙VS海亮:同途缘何殊归?


作者:周健


都曾经带着“红帽子” 金龙铜管比海亮股份改制晚了8年

冯海良和李长杰都曾是“体制内”出身。只不过,前者比后者“下海”的时间要早。

1979年,冯海良高中毕业顶替父亲的公职,到诸暨县(现为“市”)店口供销分社工作,不到5年即提拔为分社经理。24岁时冯海良以单位名义创办了店口供销贸易公司,头顶 “红帽子”,冯开始奔波全国各地,收购废铜。


1988年,冯个人出资85 万元,设立海亮集团的前身诸暨县铜材厂,开始生产铜材加工产品,继续挂靠当地供销社,企业性质仍为集体所有制。


与冯相比,年长的李长杰此间还在过着按部就班的国家干部生活。他先在民权县基层政府当干部,后又到国有性质的冰熊冷柜厂担任质检科长并很快升任技术负责人。1987年,李长杰走进了金龙铜管的前身——刚刚创办成立的集体企业新乡无氧铜厂,同样负责技术。

1994年底,新乡无氧铜厂企业已严重资不抵债。工人们通过投票,推举李长杰为首任民选厂长。李的就职演说中有这样一段话:“无论发生了什么事情,都不可怕,可怕的是缺少积极的、正确的态度。只要有一个很好的心态——纠正了错误思想,就等于纠正了人生——那么就什么问题都能解决。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救世主,我们只有靠自己的思想和方法,自己救自己!”

他上任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磨破嘴皮子从建行拿到了600万元临时贷款。

可以说,技术至上、有事自己扛,在此时或许就成为李长杰主导性的经营思想。

冲破经营体制之困,可以说是这代企业家的梦想和焦虑之一。1992年9月,冯海良主导的诸暨市铜业公司成立,集体企业诸暨市铜材厂占大股,职工集资占小股;1993年4月,企业由集体所有制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直到1995年,公司变更为诸暨市海亮铜业有限公司,海亮的名字开始出现;此后,海亮铜业的名字又几经变更,公司股权也经历了复杂的转让,最后供销社和职工持股会所持股权全部退出,海亮集团股权由冯海良、冯亚丽等6人全资所有。

相形之下,金龙铜管的改制进程,总体上晚了至少8年:2000年7月份,由无氧铜厂、新乡众生、新乡经开、国营豫新和新乡起重五家股东,发起成立了河南金龙(金龙铜管前身),集体性质的无氧铜厂控股80.39%;2004年11月,无氧铜厂改制为新乡市无氧铜材有限公司,李长杰以货币出资2000万和实物出资2472万,以62.99%的持股比例,成为无氧铜材有限公司的绝对控股方,其余股份由无氧铜工会持有。至此,李长杰才完全在金龙铜管内部“当家做主”。

别小看这8年。这8年,虽然在产业市场磨练了海亮和金龙,却让它们奠定了不同的经营路线,特别是,对金融市场的认知态度和对主导产业的路径选择。

主业产能扩张,金龙要比海亮走得快

对比着看海亮股份及其大股东海亮集团、金龙铜管及其大股东金龙集团的“大事记”,明显看到“一同两异”:

都奉行国际化、做强做大,但二者的区别在于,一个奉行多条腿走路,多项产业齐头并进快速发展,另一个强调专业化和技术化,重点在单项主业上不断收购、扩大产能,保持规模和技术领先;一个主张开门融资,利用资本市场的机遇,不断推动旗下企业上市或发行债券,另一个则相对保守,长时间依靠金融单位间接融资,结果如老牛推磨般背负上沉重的债务成本。

海亮的国际化,开始于2001年。是年4月,海亮第一家境外公司——海亮集团(香港)有限公司成立,翌年海亮集团(美国)有限公司设立。到了2004年,上海海亮控股集团和浙江海亮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先后注册成立。但这都仅限于贸易型。直到2007年1月越南海亮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成立,海亮在海外才开始建立生产基地。

此间的金龙铜管,则一直在国内外不断收购或扩张生产基地,并打各种知识产权、反倾销官司:自2004年开始,无锡金龙川村精管、上海龙阳精密复合铜管、江苏仓环铜业、山东日辉铜业、龙口市龙蓬精密铜管、重庆龙煜精密铜管、新乡市龙翔精密铜管、洛阳金龙精密铝材、新乡市有色金属等加工基地陆续建立;不仅如此,2009年~2014年间,金龙先后投资2亿美元在墨西哥科韦拉州、美国阿拉巴马州分别建立6万吨精密铜管项目;今年,更是投资1亿美元与世界最强的铜加工企业德国凯美公司签定合作协议,在香港建立合资公司,并在新乡建厂,共同生产精密铜板带。

今天的金龙铜管,拥有新乡、上海等8大国内生产基地和墨西哥、美国两大国外生产基地,铜管年产量已达45万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达50%,国际市场占有率达30%,供应全球的空调生产,属于名副其实的世界第一。

此时的铜管加工市场,正处于比规模、比技术、比市场的发展阶段,海亮明显落后于金龙。但海亮的聪明之处在于,当整个中国资本市场开始井喷,当中国各大产业市场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他们敢于展开灵活的资产经营和资本运营双向策略,在多个领域齐头并进发展,强抓管理,营造企业发展的良好外部生态,真正达到“整体推进,单兵突破”,以雄厚的资本实力实施大集团作战策略。所以,金龙单一产业的“大”,在后来已远远赶不上海亮集团多项产业整体上的“大”。

对融资路径的选择,拉开了两家企业之间的差距

2008年1月16日,海亮股份登陆中小板,截至今年10月共募集资金近21亿元;其后数年,海亮的控股或入主的四川金顶股份(600678)、海亮国际(02336.HK)等上市公司,又先后成为其“提款机”。2015年7月,集团旗下的海亮教育,又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共发行285.8万股,首次融资2000万美元。去年年底,海亮集团又宣布进军现代农业,欲以六年为时间轴线,以260亿元投资为产业基石,打造一个“全自营产业链”的农业版图。

至此,海亮集团目前已涉及有色金属、教育、地产、金融、环保、农业等多项产业。数据显示,2014年,该集团全年实现营收1300.31亿元,同比增长29.58%;总资产达到562.64亿元,同比增长13.36%,综合实力位居中国企业500强第133位,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第16位。而就上市公司海亮股份来说,2013年,其业绩超过同行业六家上市公司同期业绩总和。

冯海良的想法,“我们希望尽可能将旗下产业进行资产证券化,接受外界的监管,利用资本平台促使企业更好地发展。因为资产证券化能使企业管理更加规范”。

同时培育多个新的资产证券化项目,操作快、目标精准,境内境外一起上,这是海亮集团不断将旗下实业推向资本市场的特点。当然,除了上市这条路,海亮还注意建立其他投融资平台或借助其他融资渠道,助推集团业务快速发展。

首先设立海亮资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每年运作和管理的基金规模均在10亿元人民币以上,直接投资于高新技术企业或高成长性企业,重点关注先进制造、消费品、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节能环保、电子信息、生物医疗、文化产业等领域;其次是建立浙江省第四家、绍兴市首家企业财务公司——海亮财务有限责任公司,同时在各成员单位建立募集闲散资金性质的“资金池”;第三,先后多次发行企业债,仅此一项,就先后募集近40亿元。

这样看起来,善于资本运作的海亮集团当真是财大气粗、长袖善舞。与之相比,身为铜管制造业老大哥的金龙铜管,在财务运作上就显得路径狭窄、手段有限了,最后竟不得不沦落到“为银行打工”的地步。

金龙铜管的财务状况,在业内并不是什么秘密。早在2012年4月,金龙集团为上市发布招股说明书,其中就提到2009~2011年短期借款分别为387267.61万元、414653.96万元、849617.21万元,2011年年末短期借款同比提高104.90%,资产负债率分别为77.78%、77.23%、76.4%;同时,在此三年中,应付账款余额分别为60558.46万元、128792.05万元、227706.49万元,款额骤增,“短期借款和应付账款的双升,将给金龙集团资金周转带来巨大压力,将直接制约业务扩大和再生产能力”。

到2014年底,金龙铜管的销售收入达到350.66亿元。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一次,逼迫金龙接受重组的“最后一根稻草”,竟然是金龙集团旗下新能源项目占用金龙铜管的一笔总额为16亿元的银行贷款

早在2008年,金龙铜管直接引进渣打投资、雷曼兄弟和高盛三大巨头改善股权结构,并在2012年发布招股说明书,希图在国内主板上市。但上市并不顺利,由于债务过高、毛利率较低等原因,最后企业不得不放弃这一计划。没有新的融资渠道,金龙就不得不陷入“不停倒贷”的怪圈。今年3月全国“两会”上,李长杰表示,银行对金龙集团的贷款仍十分谨慎,短期贷款偏多,使企业疲于倒贷,增加了运营成本。他呼吁政府及金融机构要给金龙全面的融资支持。

2005年,海亮集团首次进入中国企业500强,到2009年,金龙铜管也首次进入中国企业500强。2009年,二者的销售收入分别是372.6亿和170.67亿元,在中国企业500强中排名171位、321位;到了2014年底,二者的销售收入分别达到1300.3亿元和350.66亿元,前者的名次已上升至113位,而后者已跌出榜单。

当然,金龙集团也自2009年前后开始,先后涉入新能源、农业、矿业、房地产等产业领域,但综合来看,这些产业或规模小,或投入成本大、风险高、建设周期长,整体收益比较缓慢,而且,由于资本运作手段缺乏,它们曾有一段时期不得不靠金龙铜管这个母体输血,导致后者负债增高、利润摊薄。

经济生态的差异化,让两家企业的“吸氧量”差距很大

一个企业生儿子当”儿子”养,而且一个个养的膘肥体壮,一个企业生儿子最后不得不当”猪”卖,还差点没卖出个好价钱,海亮和金龙的不同境遇,令人扼腕叹息。

有什么样的意识、性格和管理,就有什么样的决策和经营效果,这一点,我们从冯海良和李长杰身上,看得较为清楚。体现到企业治理上,一个是开放式家族管理,一个是封闭式家族管理;一个是素养高、接受信息快的国际化职业管理团队,一个是本土色彩浓厚、知识更新慢的职业管理团队

至于融资手段,则是必要条件。2008年年初,海亮赶在金融危机爆发前成功上市,它尝到甜头后,借势发力,很快建立一个强大的资本帝国,这为它此后多领域的实业运作,打下了良好基础,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保障。可谓下手早、视野开阔、手段狠辣。与其相比,2008年同样意识到上市重要性的金龙铜管已开放自身的股权结构,惜乎时运不济,在上市路上折戟沉沙,导致以后“一步错,步步错”。

人世间,原不该以成败论英雄,况且目前海亮重组金龙,对双方都意味着双赢。不过,站在金龙铜管的角度,这样的已在规模上做到世界第一、并掌握核心技术、控制行业绝对市场的实体企业,竟然长时间无法从与银行等金融单位的债务困局中获得解脱,并成功上市,不得不说,这是当前许多实体企业共同面临的悲剧,也是它们的实际现状

专注于实体经济,不说应该不应该获得“奖赏”,是不是应予以一些必要的理解、尊重和支持?

这就说到“放水养鱼”的“环境”和“水质”。海亮股份所在的浙江省,截至到今年5月底,共有上市公司364家,其中境内上市公司292家。另外,还有新三板挂牌企业154家,境内上市公司数量、总市值均居全国前两位。特别是今年以来,浙江企业境内首发上市31家,与广东并列全国第一。数字的背后是政府重视、政策支持和企业积极踊跃,同时培育、辅导条件完善。

正如该省省长李强在今年6月份全省资本市场发展暨推进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大会上所讲上市公司作为企业制度最先进、资金实力最雄厚、投资能力最强、增长质量最好的企业群体,要发挥龙头带动作用,成为浙江创新驱动和产业升级的主力军,“各级政府优化服务,为上市公司更好更快发展创造更优的环境”。

再具体一些,海亮股份所在的诸暨市,截至今年6月底,国内A股上市公司达到13家,同时在新三板挂牌4家,浙江股权交易中心挂牌1家,数量位列全国第三位(江苏江阴以21家排名第一,张家港15家排名第二),基本覆盖了当地现代化产业体系。其中,自然包括海亮集团掌控的4家境内外上市公司和1家新三板挂牌企业。“诸暨帮”为上市可谓争先恐后、不遗余力,已形成局部性“小气候”,而当地政府的做法是,“储备一批、培育一批、上市一批”,在积极做好服务工作的同时,有效协调处理企业在上市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

反观金龙铜管所在的新乡市,在培育企业上市这个问题上也是不遗余力。但是我们假如以结果论英雄,当我们发现整个新乡目前只有新乡化纤、华兰生物2家上市公司和其他12家新三板挂牌企业的事实后,我们就会无法笑出声来。同时,假如我们再深入一步,发现在整个新乡市,这几年不断有一些企业因涉入融资“担保圈”的泥淖而无法自拔,那么,对整个经济生态倍感担忧,就不会没有道理。

正因如此,当我们看到裹挟雄厚资本实力的江浙企业杀气腾腾地奔入内地,如收购金龙铜管这般,对一些我们辛辛苦苦培育壮大的优势产业实行“斩首行动”,就更是具有一种“历史深处的忧虑”。人家在腾笼换鸟,通过资本的力量实现转型升级,我们呢?具体到新乡市,在金龙之前,新飞电器、新飞集团、美乐电视、航空啤酒都有着被收购的命运,当它沦陷为“品牌空城”,我们又会情何以堪?

当然,回归事件本身,像李长杰、冯海良这样的一代企业家,都有强烈的创业情怀和家国意识,今天能走到一起联合作战,五味杂陈之外,也是一种喜悦。今天,当我们走进金龙铜管,看到来自芬兰、德国、日本、美国的昔日对手的高管和专家都在这家企业服务,当我们看到海亮股份看中了它的技术、管理、市场和团队,希望通过重组实现真正的“优势互补、强强联合”,就会觉得,两家企业过去所走过的历程,仿佛都是为了今天的聚首。

找资金、找项目、约大佬!

投实带你玩转财经圈

长按下面二维码加入投实圈子!


特别提示

长按下面二维码

添加投实小秘书个人微信 :

toushixiaomishu

带你加入投实CLUB高端交流群!

与上市公司大Boss 、金融高富帅、

高净值人士直接交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